摘 要: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认识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旨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的同时,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适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情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些都是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教学模式 学习情境 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已经为广大教育者接受并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所以,探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成为许多教育者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这里,笔者也想谈谈对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一己之见。
第一,建立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应树立对自主性学习的深刻认识。
不少人都认为: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认识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肤浅,也不全面,更没有揭示出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本质。自主性学习的主旨应该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的同时,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中最主要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
第二,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适度明确的学习目标。
自主性学习指导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直接决定着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成败。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使知识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愉悦感,从而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这种目标的适度要求下,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要体现学习目标,只有树立目标意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会同步提高。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明确性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最有助于学习动机的调动。学习目标的明确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学习目标的确定应在学生的参与下进行,这样可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认同感,从而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三,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必须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时所需的课堂学习场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要变备教案为备学案,学案既要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又要有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要有教法,更要有学法,教和学两条线并进;既要有教师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条件和环境,又要有学生质疑问难、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创设合作式情境,以实现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创设问题式情境,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思维;创设探究式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创设体验式情境,以强化学生的自主感悟与自我调控。这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生动活泼的、轻松愉快的、蕴涵哲理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洋溢、思维流畅,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
第四,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
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虽然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一节课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来进行,但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是学生自己的自由学习,因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也就并不等于是教师放手不管的教学,而是一种引导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教师的组织要以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的发展过程、能力的提高过程为主线,以多方合作互动、多向信息沟通、多种感官协调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第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权威观念”,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树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参与观,让学生领会“乐学善思,自学自悟,主动参与,互学互动”的学习观。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地实现自主性。
自主性学习提倡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该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力求达到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变“学会”为“会学”,由学习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重心。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浅议素质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 [教育理论] 探究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教育理论] 导问是要“热闹”还是要“
- [教育理论]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
- [教育理论]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 [教育理论] 怎样让学生领悟科学的魅力
- [教育理论] 通过新课改促进学生自主学
- [教育理论] 探寻美国教育课程变革的缘
- [教育理论] 师生交流中的语言技巧
- [教育理论] 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浅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