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课的教学,给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做中学”。记得美国兰本达教授说过: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爱好而让孩子们去向实际存在的事物学习或是去收集各式各样的实例,而是希望让孩子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学会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相适应,使他们在生活中、在将来都会自行探索、创造,利用已有的智慧解决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
关键词:开放 提升 科学素养 生活的有心人 课堂的小主人 真实的科学人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谓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想、良好的心理品质等。”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必须坚持走“开放式”的科学教学之路。
一、开放学生的心灵,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中的木头、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但学生对其性能、特点、作用等方面并不是很了解,为此课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看看在哪些地方能看到这些材料并发现它们的应用。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孩子们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并且能够在自己的细心观察中发现现象,用生活经验解释现象,所以课上孩子们在探究交流中便游刃有余。
二、放开学生的双手,做课堂的小主人
如在教学《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我发现孩子们带来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磁铁,所以课堂上我没有作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探索各种有趣的实验方法,在自己的操作中发现,在自己的发现中创新、学习。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热闹场面:有的把凳子拿到桌子上,上面放着铁钉、铁环等,再把磁铁放在凳子的底面,进行“铁钉自己跑”的游戏;有的把磁铁放在桌子的底面,上面放个小铁人,表演起了“铁人跳舞”;有的在桌面上玩起了“磁铁追磁铁”的游戏……几分钟过后,同学们便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向我汇报:“老师,快过来看,铁人能跳舞!”“老师我有问题,我把磁铁放在铁钉盒里,再把磁铁拿出来,为什么磁铁每一部分吸的铁钉不一样多?”“老师,为什么磁铁这样放能追另一块磁铁(把磁铁同极放一起),而如果把磁铁这样放就能和另一块磁铁吸在一起(把磁铁异极放一起)?”“老师,你说为什么当我用线把磁铁中间绑住,过一会儿,磁铁不动了,却总是朝着南北方向?”“老师,我还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开放”举措却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三、挖掘课程资源空间,做真实的科学人
如在学习《哪杯水多》一课时,由于准备那么多的杯子很麻烦,于是我投机取巧,要求孩子们自己准备。
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每人带一个杯子,纸杯、塑料杯、玻璃杯都可以,上课前将杯子里装上适量的水,不超过半杯。这下好了,各种各样的杯子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大大的可乐杯、高高的玻璃杯、花花绿绿的塑料杯、各种漂亮花色的纸杯,当然纸杯中有一些是相同型号的。由于材料准备得不充分,我也为这节课的效果有些担心……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想象的那样,远远在我的预料之外。
还没有开始上课,有的学生就问:老师,让我们准备这么多水干什么?是不是要比较水的多少?我笑而不答,让他们去猜。
一上课,我便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大家面前都有一杯水,谁杯子里的水最多呢?你能想办法比较出来吗?话音刚落,学生们便积极地行动起来。我好像没事先生一样来回于各个小组之间,观察他们的做法与比较,倾听他们的讨论与交流,随时融入他们的活动中。
还是来听听学生的谈话吧:
生1:我们把这4杯水放在一起,好比较。
生2:对,编上号更好,要不,说“×××的杯子”太麻烦了。
(生同意,编上1、2、3、4号)
生3:这两个杯子一样,放在一起。
生1:对,1号和3号杯一样大。
生2:3号杯比1号杯里的水多。
师:为什么3号杯的水多?(生一愣,抬头看师)
生2:因为3号杯的水比1号杯的水要高一些。(师点头,生继续交流。)
生4:我觉得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多。
师:是吗?
生4 :这两个杯子里水的高度差不多,3号杯子粗,肯定水就多。
(师点头微笑,生有了信心)
师:1号杯和2号杯,哪杯水多呢?
生3:我觉得好像是2号杯的水多,因为2号杯比3号杯稍微细一点,而1号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要少许多,所以我觉得还是2号杯的水多。
生1:4号杯下面细,上面粗,可是这个杯子很大,里面的水也挺高的,应该是最多的。
师:你们按水的多少给杯子排排队,再讨论讨论,准备交流。
学生的谈话和比较的方法令我震惊:他们已经找到了比较哪杯水多的方法,不仅相同的杯子可以比较,不同的杯子而水的高度差不多时也可以比较,亲身经历的感受是最难忘、最深刻的,这要比我直接去教给他们比较的方法好十倍百倍,更要比我设想准备三个特定形状的杯子来比较要好得多。
科学课堂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发现学生身边的科学,挖掘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材料、条件,去生成一个真实的科学课堂,而不是刻意地去创设一个实验探究情境,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研究、思考。
科学课的教学,给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做中学”。正如美国兰本达教授所说: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爱好而让孩子们去向实际存在的事物学习或是去收集各式各样的实例,而是希望让孩子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学会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相适应,使他们在生活中、在将来都会自行探索、创造,利用已有的智慧解决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导问是要“热闹”还是要“
- [教育理论] 探究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教育理论] 通过新课改促进学生自主学
- [教育理论] 浅议素质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 [教育理论] 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浅
- [教育理论] 探寻美国教育课程变革的缘
- [教育理论] 师生交流中的语言技巧
- [教育理论] 怎样让学生领悟科学的魅力
- [教育理论]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
- [教育理论]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