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神仙看见一个人家里很穷,就动了慈悲之心。他化做一个老者,来到穷人面前,用手一指,地上的石块竟然变成了金子!可是那穷人竟然毫不在意。神仙以为他嫌少,就又点了几块,那人仍然不为所动,神仙大惊:“金子你都不要,你要什么?”那人羞涩地说:“我要你的手指头!!”
看了这则笑话,我们不禁要笑那人的贪婪。可是再细细想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的,是呀,有了点金子的手指,还在乎那几块金子吗?
再细想一下,我们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就是在给学生这样一个“点金指”,让他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和获取这一财富的能力吗?而要实现新课程改革,让学生拥有这样的“点金指”,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做如下转变:
一、教师“主角”和学生“配角”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在许多场合,非但教学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演、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这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前更为明显——示范的是教师,而学生被要求和教师“配合”好。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学生似乎更象一个个毫不相干的观众,静静地看着教师上演的枯燥乏味令人恹恹欲睡的独角戏。
在新课改即将推开之际,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呢?
面对新课改,我们首先要摈弃这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所有活动都应为了学生,围绕学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我们教师要首先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明确学生是认识者和发展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认识和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迅速完成由主角向“配角”的转变,急流勇退,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授渔少一些授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舞台上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成为认识加深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教材由学习目的向发展平台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是一种“教教材”的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目标的达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都是围绕学生掌握教材这一目的的,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考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是死的,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因此,这种教学更注重的是结果,是让学生“学会”,掌握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改变过去的这种模式,努力形成用教材教的模式。教师把教材完全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目的。通过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为学生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学习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实现方法和技能的正迁移,活学或用,触类旁通。这就使学生由学会转移到会学上来,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崭新的平台,学生可以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背,教师查。教学活动成为单一的“刺激——反应”的机械的生理过程。它在课堂上反映为被动接受(填鸭式、满堂灌),在课后则表现为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这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几无区别。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刺激——反应”型教学模式向“双向互动”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工作,多一些学习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指导,少一些硬性的说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勤思考,敢发问,培养创作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体,探索一些诸如情景教学等新做法,引入表演、竞争等手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在乐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要求。这样,师生在认知、情感方面进行的双向互动式 的课堂教学,不是比那种“刺激——反应”型的效果更好吗?
以上是本人对即将推开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点粗浅认识。当然,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作为教师,是新课改的最终落实者,因此,科学地认识这一新事物,掌握其精神实质,提前介入其中,并自觉地把它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
- [教育理论]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 [教育理论] 探寻美国教育课程变革的缘
- [教育理论] 探究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教育理论] 导问是要“热闹”还是要“
- [教育理论] 通过新课改促进学生自主学
- [教育理论] 师生交流中的语言技巧
- [教育理论] 怎样让学生领悟科学的魅力
- [教育理论] 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浅
- [教育理论] 浅议素质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